1400年前 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大瑶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它不仅用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更为唐太宗驱镇邪魅。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 我国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
明清时代 我国爆竹烟花已经很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祭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利,万事如意。
清咸丰年间 鞭炮庄号遍及湖南省内外各埠,烟花鞭炮年产量猛增,大瑶、金刚头、潭江、文家市及城区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烟花鞭花已开成大行业,素有“十家九爆之称”。
光绪年间 浏阳花炮已销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成为名牌产品。
清末民初 浏阳县城商人李熙雅“恢复和发展先祖失传技艺”,制作出焰火四射的“烟花”。当时一个名为“地老鼠”的品种,一直流行到上个世纪末。
1929年 浏阳烟花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
1933年 浏阳烟花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得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浏阳花炮发展到外销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3大类三千多个。
20世纪80年代初期 浏阳开始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礼花弹”,完成了由“玩具烟花”到“大型烟花”的飞跃。
1986年 浏阳花炮参加摩洛哥第21届国际焰火大赛夺得第一名。
1986年、1987年 浏阳花炮在中国第六届、第七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蝉联金杯奖。
1991年3月6日-10日 浏阳首届花炮艺术节揭开了浏阳花炮新的篇章。
1992年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音乐焰火大赛中,浏阳赢得金奖。
1992年2月23日-25日 第二届浏阳花炮艺术节举行。
1993年2月11日 浏阳撤县设市庆典暨’93中国湖南浏阳花炮艺术节(第三届)开幕。
1995年 浏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荣誉称号。
1997年 浏阳花炮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魁北克国际音乐烟花比赛”中一举夺魁。
1998年10月20日 第四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开幕。
2001年 全球花炮工业史上第一个共同行动纲领《浏阳宣言》缔结,确立了浏阳花炮的“霸主”地位。
2001年10月20日 首届国际烟花质量技术安全论坛暨第五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举行。
2002年 成立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常设浏阳。
2002年5月 “中国浏阳花炮文化研究会”在浏阳成立。
2003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浏阳花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3年10月29日-31日 浏阳撤县设市十周年庆典暨第六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在浏阳花炮观礼台举行。国际烟花协会在浏阳成立。
2004年 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浏阳花炮"驰名商标。
2005年 浏阳花炮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城、艾菲尔铁塔、自由女神、金字塔、悉尼歌剧院等五大洲的标志性建筑,被烟花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令观众叹为观止。
2005年10月18日-19日 第七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在浏阳城区举办。
2006年 7月 计算机无线网桥音乐焰火控制系统点火设备成功通过省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9月成功组织了首届中国(浏阳)系列机械展销会。10月,“蓄能发光材料显字技术”和“燃放方案设计电脑软件开发”两个项目完成验收工作。作为一项优势产业,2006年,浏阳花炮顺利纳入省“十一五”重点培育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规划,并予以重点扶持。
2007年10月26日-29日 第八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在浏阳城区举办。10月26日15时18分至15时58分,全球最长鞭炮燃放吉尼斯纪录创造活动;10月27日19时18分至22时18分,开幕式暨“浏阳河之夜”大型焰火文艺晚会;10月28日19时45分至21时45分,第二届国际音乐焰火比赛;10月26日至29日,首届花炮包装设计大赛暨花炮包装博览会;10月27日至29日,国际烟花协会第三届年会;10月29日19时18分至20时8分,迎奥运烟花新产品燃放活动。